優先次序對了,才能善用資源,包括自己的智力、時間、天賦,也才能訂出有效能的流程或行動計劃,亦即能充分發揮其他兩個要素。企業如此,個人的職涯發展,創業都是如此!要回到根本、本源,問為什麼要如此選擇?為什麼要創業?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我能提供客戶什麼價值的服務?客戶為什麼需要我…?找到自己內在驅動的程式,才能在變化詭譎的世代及逆境中持續地堅持,開創屬於自己的志業,擁有真正的滿足...

Picture of 謝玉娟

謝玉娟

專欄作家
諾士哈拿顧問有限公司 執行長

職場是什麼?為什麼要進入職場工作?進入職場工作的心情如何?

這3 個問題看似簡單好回答,然而職場數十年,我感到大多數人對職場的體會並不夠深刻,也發現對職場的意涵、價值體會越多的人,通常越能充分享受職場的樂趣,在職場上大放異彩,過自己想要的生活。如果時間就是生命,大半人生都在職場的我們,對職場了解的深淺,投入心力的多寡,往往影響了我們生命的厚實度與精彩度。

「職場不就是個掙錢的地方?!」「為了養家糊口唄!」「心情嘛,沒啥好說的」「還行!」 「很累,為五斗米折腰吧!」「就給公司折騰到退休吧!」「職場是個人吃人、爾虞我詐、爭奇鬥豔的地方」「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唄!還能怎麼著?」「甭想了,幹活吧!」

其實這樣的回答不是對錯或好壞的問題,比較可惜的是只看到職場部分或表象。那麼職場是什麼呢?

職場相當迷人。像是座充滿無數礦產的寶山,等待我們去挖掘,去開發;像本哲學書,等待我們去品嚐思索個中深意;像探照燈,照到我們最真實、脆弱的心靈;像是面鏡子,反射出我們真實的所是與本相;彷彿是浩瀚的夜空,慷慨地擁抱我們,讓我們恣意地、盡情地展現我們獨特耀眼的星光;更且,召喚出我們以為已死滅,不復存在的對生命的熱情愛意!

選擇職場不應是隨意逛櫥窗,走馬看花地一個公司換一個公司,或是人在心不在地待在一個公司等下班等退休的心態,需要認真地看待。

首先是認識自己。記得大學時,曾到台大附近巷弄內的一個地下室上課。教室燈光不亮,暗暗的,擠滿想多通透孔孟思想的莘莘學子。講者是位德高望重的滿清遺老。聲音宏亮,字正腔圓,雖燈光昏暗,仍可感受到他掃視全場,炯炯有神的目光。他多次提到的四個字,影響我至今。他說:「人貴自知!」。講完後停頓幾秒,緩緩地看著大家。攫住他的眼神,我默問自己,我認識自己嗎?知道多少?我最在乎什麼?我是誰呢?

蘇格拉底說:「認識自己,方能認識人生。」「想左右天下的人,須先能左右自己。」

到大專院校或企業授課時,我提到不要追求短暫的成功,而要追求長期的卓越。請學員們不要以薪資的多寡或企業的名氣做為選擇職場的唯一理由,而能以自己能發揮、有學習成長,能強化帶得走的、可長期發展且能為所屬企業、社會做出具體實質貢獻的職涯來考量,才能不斷地學習成長,擁有自尊自信、令自己感到有意義充實的人生,也避免窮得只剩下錢。

說這些不是唱高調。我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、不懂民間疾苦的人。小時有過家裏米缸沒米,醬油配稀飯,糖配稀飯,有一段時間屋外下大雨,屋內下小雨的日子。也了解優渥的薪資很吸引人,不只解決能經濟的問題,購買自己想買的東西,不用擔心錢不夠,能讓別人欣羨,走路有風…但,這些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嗎?就能填補心靈的空虛嗎?

哈佛大學克里斯汀生教授在罹癌康復後寫的<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>提到企業成功三要素:資源、流程、優先次序。我到企業,學校詢問學員這三者何者最重要。大部分的回答是資源。(例如資金、設備..).如果一個人價值觀或人生方向的主軸是資源,重視看得到的,實際的,那麼往往會傾向以薪酬的優渥與否決定職場。這樣的選擇很有可能到了終點才發現跑錯跑道,跑錯競賽的場地。

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

所以優先次序是三要素中最重要的。優先次序對了,才能善用資源,包括自己的智力、時間、天賦,也才能訂出有效能的流程或行動計劃,亦即能充分發揮其他兩個要素。企業如此,個人的職涯發展,創業都是如此!要回到根本、本源,問為什麼要如此選擇?為什麼要創業?企業存在的意義是什麼?我能提供客戶什麼價值的服務?客戶為什麼需要我…?找到自己內在驅動的程式,才能在變化詭譎的世代及逆境中持續地堅持,開創屬於自己的志業,擁有真正的滿足。

請相信我,人與一般動物很不同,人其實是很在乎存在的意義與價值的

(未完待續…)

下一頁→